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Dosomething Studio Team-[做]設計團隊專訪


一個酷熱的晚上,小編在南京東路不斷鬼打牆之後姍姍來遲,滿懷著歉意帶了給Cowper一人份的鹹酥雞與其他炸物的宵夜,踏進新搬家的Dosomething工作室,赫然發現其他三位團員(神奇,Ian與Kevin)已經端正的坐在工作室中間的復古會議長桌等待著,這樣突然來的大陣仗,讓小編著實冒了一下冷汗,戰戰兢兢的開啟我花俏的小銀,展開一段滔滔不絕的歡笑訪問…

採訪地點:Dosomething Studio
訪談時間:2010/6 7.30pm
受訪人物:Dosomething團隊

團員介紹

 團長:Cowper 考伯
(請期待Cowper專題報導

     
Ian(能言善道的創意人)
“其實我們認識已經十年了,其實剛”出道“的時候我們原本都是同事,後來各自在去別的領域發展,嘗試不同的東西,像我就去麥肯廣告行銷公司做了一些網路互動的東西,和網路概念的一些發展,在一年半前我離開了麥肯,然後跟Cowper聊到一些工作上的發展,之後就一起成立了Do Something這間公司。


   
Kevin(靜默的御用工程師)
Cowper說“他十年前就被賣給我了,像是被簽了終身契似的,除了設計之外,只要是有關程式的都由他一個人解決!像現在做的多媒體互動裝置都是他在幫我!”

“其實我也不是本科系,只是有興趣…”(Kevin終於開口了)“…其實我就是隱藏人物” Cowper幫腔:“其實就是許多幕後的支援都是由他一個人才有辦法做到!”
神奇(動畫、廣告導演 )
嗨!我叫神奇,其實我以前跟Ian一起開了一間公司,也跟Cowper有比較密切的合作,後來個人因素去紐約求學又工作待了四年,現在才又回到台灣。


DOSOMETHING STUDIO還沒成型的過去
[肝映畫] Gun in What
Cowper:大約從2001年開始到2007年之間,我和幾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們一直在承接商業類型的網頁設計案,工作將近八年後,我們也合夥開了一家設計公司來承接專案,但我們對這樣的工作模式和內容產生了倦意,我們有個很強烈的念頭"我們想要做一些甚麼!"於是自發性的成立了一個創作單位[肝映畫],促成了一個線上的展覽[29.9],主題是即將邁入三十前的牢騷,受到這樣的一個線上聯展啟發,讓我們決心要往下一步去進行。

DOSOMETHING STUDIO初試啼聲
2007年中,團員當時四散在各地紐約、台北、上海,我們也期望可以以多樣性跨越國界的方式來運做這個團隊,為了後續的發展和神奇在瑞安街的咖啡廳閒聊中,決定將[肝映畫]更名為[dosomething studio],希望這樣的一個團隊精神能夠讓外國人一看就能了解,
隔天,我馬上就買網址買好,一個禮拜之後網站就架設出來了。
( Meigo: 所以他們只是嘴巴說說,你來執行就是了?)
Cowper:“哈!其實沒錯,開頭就是靠我一個人在進行
我開始籌備個人展覽,希望由策畫自己展覽的形式來宣告我們這個創作團隊的開始,當時的展覽從2007年末開始到2008年間,由台南火腿設計師藝廊展開、台北六角設計師藝廊、新竹沙湖壢藝術村,展開巡迴的展覽,長達半年的巡迴展覽,我們從 平面畫作、動態影像、商品製作、展場布置規畫、在摸索和實驗中完成了,得到非常多的收穫,也因為這個展覽認識相當多的朋友。


2008巡迴展照片

2010高雄設計節展覽 錄像互動裝置

相同的唯一
Camera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the same only]
隨著幾位固定成員的特長,Ian的廣告背景帶入了網路互動行銷上的經驗,Jessi Ni(上海隱藏人物)時裝設計背景帶入我們流行時尚的觀點,神奇導演帶入廣告拍攝的相關經驗,Kevin帶入程式開發和flash互動能力。
初期很像是社團方式運作的團隊,到最後的規模已經慢慢被認為是一間公司。


DOSOMETHING STUDIO與HTC
Cowper: 我們承接的專案,大多能有藝術、互動的發揮為主,依據不同的案子我們會有不同的搭配組合,若有特殊需求,也會尋求跟業界各領域的菁英合作。運作兩年之後,一次幸運的機會點,決定將HTC移動平台的介面開發業務納入,公司內兩條不同性質的業務並行的運作

Cowper: 我們會根據某些類型去開發一些系統,只要是值得投資的,就會去特別開發系統去控管工作品質,像是動畫就有動畫腳本系統,Dosomething是團隊分工,所以我們認為這樣精準的控管,能力/品質/效率都會比較好。這是跟一般的設計公司不同的地方,我們參予更多客戶在開發商品過程中的討論,並擬定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法。

玩創作時發現能用在商業的新點子,創造更大的價值才是主軸
Meigo:所以之後非商業性質的作品就不繼續做了嗎?)
Cowper: 其實我個人一直不太喜歡純商業操作的專案,但公司需要商業案的支持才能穩定的營運,畢竟運作公司與經營工作室的邏輯是不同的,我們期望找到平衡點。

神奇:我們不全然把賺錢放在第一位,創作的時候產生一些有趣的idea之後也能夠用在商業案上,我認為這想法與其他的設計團隊的不同,我們持續關注一些有趣的事物。

Ian:根據過去四個人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我們都知道Dosomething永遠都不要被定型為廣告公司/網路公司/製作公司/IT的公司,這些都不OK!多管發展下,能夠把我們團隊帶到想做的事情上,呈現多種面貌,在不同領域去碰撞!例如將商業+藝術,藝術+程式,程式+手機的互動搭配,那以後的發展性就會更大!

Meigo:有設限接案的產業類型嗎?通常會要求客戶提供什麼內容?)
Cowper: 沒有耶,有趣比較重要,其實客戶只要告訴我們“需求“就好了,”多留點空間讓我們發揮, 因為我們很難搞!我們不接客戶已經設定好的東西。我們喜歡在需求中去想出任何可能的執行方法。

神奇: 所以案前我們就會非常認真的跟客戶溝通到好,我們會盡量避免製作中途客戶發現不是他們要的,所以開始之前要讓他們非常理解,並達到共識,才會繼續做下去。通常我們接的客戶都是給我們空間去發揮,或是幫他們達到目標,但這也不是強迫把我們的想法硬套在他們身上,一定是之前開過非常多的會議,才會到執行階段!

Cowper: 其實我們一直在篩選客戶,也會很常很不客氣的直接說,“你們這樣做會醜爆了!”所以通常客戶過了這第一關能忍受我們激烈的批判,就代表願意相信我們的做事方式,之後也會做的很順利!如果過不了這關代表他們不是我們要的客戶,雖然Ian常覺得我太任性了!哈哈!

Ian:不不!我覺得“任性“是本公司唯一的價值,而且我們都是任性嘴臭又難搞,哈哈!也不是把任性合理化,其實是必須要早踩一步讓客戶知道他們要的東西是什麼,還有用意跟動機是什麼。
 
Meigo:那就舉個難搞的案例吧!)
Ian:恩..就像某個知名xx公司,因為預算不夠,所以我們提出用FaceBook來作口碑或病毒行銷好了,結果他們的主管馬上拍桌說:“現在台灣還有誰在用FaceBook的啊?現場有誰在用給我舉手!沒有?那幹嘛還用這個東西?“ 結果全場超安靜的,後來等主管走了以後,員工都碎碎念說:“廢話!我們都在FB上罵你,誰敢讓他知道我們有用啊?”所以很多時候,有決定權又同產業的人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積極的去瞭解新的技術,其實他們的壓力比較是在管理跟公司運作的部份。所以我們的任務應該是去Push讓他知道可行,在技術上跟互動上讓他們瞭解並且信任我們,而不是被動的說那我們就不做了,這樣反而會讓客戶更有好的觀感。

DOSOMETHING STUDIO的未來

Cowper:我們從一個自發性社團的規模,慢慢變成一間小型工作室,到評估要不要變成一家正規的公司運作,針對每一個階段的考量和運作方式,隨時調整不同的對策。
這兩年的過程中我們一直不敢主動出擊,因為這團隊的運作模式還在摸索,市場上也還沒有一個指標性的單位是我們列為目標的,所以面對外部的客戶或合作單位,我非常的小心,也要求我們的團員要非常小心,深怕一個不小心說錯話或做錯事就把理想中的團隊型態走偏,甚至摧毀掉。





我們有一些優點:
1.小編制讓我們靈活性相當高,可以配合不同專案調整編隊,不會像艘沉重的航空母艦般非常難驅使。
2.我們能選擇性的執行我們覺得有趣的專案,若受委託公司的產品本身不吸引我們,我們寧願放棄這個專案,我們不喜歡的東西,要怎樣包裝讓其他人喜歡?這樣跟騙子沒兩樣。
3.不會被綁在台灣區工作,我們可以到各處去工作,甚至連處理公事的地方都可以選擇在間舒服的咖啡廳,這樣的工作型態非常吸引我 。

但我們也有些嚴重的缺點要克服:
1.服務定位不明確
我們執行的專案手法和風格非常多元,到底是做動畫的?做網路的?拍廣告的?搞藝術的?寫程式的?有時候我們為了表達我們想傳遞的思想,在一個專案內可能全部都會用上。
我常常在認識新朋友的場合自我介紹時說出:我本身做繪畫、玩裝置互動、設計網頁、動畫導演、寫寫程式。像詐騙集團一般荒謬的開場白,幾乎讓人留不下印象, 我只覺得你們不是業界的人,不了解是理所當然的,而我開始正視這個問題也是因為PHALANX STUDIO的Mark詢問:你們到底是做甚麼的?我才發現這問題的嚴重性,如果連合作過的資深的創意工作者都搞不懂,那真的是事情嚴重了,因為表示我們 的客戶也搞不懂我們在幹嘛,也無法預期能投注多少期望在我們身上。

2.人力的素質無法完全掌握
隨著團隊運作的累積,開始陸續出現了願意給我們合理資金,在創意上讓我們發揮的客戶,專案的規模漸漸擴大,為了服務的品質我們開始無法只用現有的成員來執 行專案,更何況當初成立時,有很多成員仍然在職,或是在念書,計畫的推動非常辛苦,然而想要雇請員工時,也發現我們不知道要找怎樣背景的員工進來,我們不願犧牲我們的靈活度去養大批的固定能力員工,而人員是需要培訓養成的,不可能隨時都有我們理想中的人才隨時可以支援我們,我們初期的變通方式就是依據專案類型,去找到業界該類型最優秀的人合作,但後續延伸的問題會是專案管理管理溝通成本風險的上升,品質也不一定照自己預期的目標產出,專案負責人評估錯誤不 慎答應一個錯誤的需求會導致方向走偏,也會毀掉整個專案。

3.這是團隊不是個人品牌
運作這兩年間定位問題發生時,我就是先身體力行,用傳道者的方式不斷和朋友客戶聊我的想法,拿下有趣的案子,並執行完畢,累積數量讓這個團隊的風格成形, 而人力問題的解決方案幾乎都是我投注大量的時間來修正或是溝通客戶,把專案推向我想要的結果,但結果就是這個團隊的個人風格太明顯了,很多人覺得 cowper=dosomething studio,但簡單的說,只是我將我這幾年的專案成果導入團隊中,但其他人願不願意像我一樣把成果導入呢?我美好的預期的是團員們將自己的作品和資源帶入,在這群有同樣理念的夥伴經營的品牌協助下,讓大家做更多有趣專案。

2011年開始,我們很認真的思考這些問題,也決定用正規公司的方式來運作,保留原來我們的優點,並克服缺點,希望能轉型成更成熟的樣貌。

撰文/編輯/採訪



攝影/潤稿
Cowper Wang


Copyright © 2011 DA.DA! Lifestyle. All rights reserved.

0 意見:

張貼留言